69岁的胡奶奶因家中琐碎事,心生不快而哭泣,后致左眼红痛、视力骤降。胡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左眼胀痛难忍,伴头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被医院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后检查显示患者左眼视力手动/30cm,角膜水肿,眼压高达40mmhg(眼压正常为11~21mmhg)确认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帮患者予以消炎、降眼压治疗,患者眼胀、头痛等不适症状消失。而后,医生帮胡奶奶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到0.5,眼压到正常范围之内。出院后,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目前,患者眼压控制平稳,视力稳定。
72岁的张爷爷半年前发现右眼视物范围缩小,到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入院后,张爷爷被诊断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右眼已到了晚期,左眼是早期。鉴于张爷爷病情严重,医生建议张爷爷行青光眼手术,但张爷爷惧怕手术,要求行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后,张爷爷再次来到眼科复查,显示右眼已无光感。原来,张爷爷回家之后,未遵医嘱按时滴眼药水,也未定期门诊复查。
同为青光眼,一个积极治疗,一个消极对待,一个视力恢复到正常,一个是失去光感。这是为何,3个月的变化竟有如何之大。
今年的3月11日-16日是第12个世界青光眼周,我院眼科2019年青光眼科普义诊活动,活动现场,眼科专家告诉你怎样防治青光眼。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是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它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通常难以发现,当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尽早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常见的原发性青光眼有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为患眼胀痛伴同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常引起恶心呕吐、较易误诊为胃肠炎、神经性头痛等内科疾病,张奶奶所患的正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轻度眼胀痛,视物模糊等。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就诊时已失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病变较为缓慢,非常难以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微眼胀、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张爷爷所患的就是这种病变较为缓慢且让人容易大意的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治疗是终身性的。医师根据每位患者的青光眼类型、病情程度、全身状况,甚至职业因素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且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定期检查。如果患者未能按医嘱用药及定期检查,影响青光眼的病情控制,导致视功能的损害,甚至失明。
青光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更常见。有青光眼家族史、4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高度远视或近视者、糖尿病、高血压、眼外伤等人群属于易患人群。青光眼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消极,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阅读,一次性大量饮水。
文/彭文桂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