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湖南省第三期CMB院前急救培训班课设我院

发布日期:2014-08-07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院前急救,争分夺秒。当各种突发创伤发生时,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成为挽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键。为此,7月18日至19日,湘潭市卫生局、湘潭市急救指挥中心联合我院,特邀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裴洋教授和湘雅一医院李小刚、李湘民教授等院前急救专家为湖南省第三期CMB院前急救培训班授课。全市21家医疗机构的100余名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参与培训。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简称CMB)旨在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操作练习,引进国际院前急救的先进理念、培训方式和内容,在全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现状,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院前急救培训系统和模式。授课前,老师们向学员发放了试卷测试,对学员专业水平进行评估,然后紧扣在院前急救的实际病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授们要求学员全程参与,并在培训之后组织学员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中南大学颁发的资格认证证书。

为期两天的培训课程紧凑,内容丰富。教授们耐心地讲授了创伤病人的现场分检和初步评估方法;心脏骤停、胸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昏迷等情况的处置技巧;心电图及心肺复苏,电除颤、创伤中超声的应用、气管插管、胸腔穿刺、骨髓腔注射等急救技术。其中院前创伤中超声的应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骨髓穿刺术学员们都是第一次见到。

我院急诊120中心副主任周湘鸿说,此次培训班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例如,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裴洋教授在第一节课《创伤病人的现场分检》中,首先向学员们发问:“现场有三位伤者,一位浑身是血,但能呼吸;一位生命体征微弱;一位开放性骨折,请问医生应该先抢救哪位?”引得学员们纷纷举手发言。这种提问—回答—判断—解惑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

教授们表示,我国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因为人员不稳定、工作压力和工作量超负荷、教材不系统等原因,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培训班的意义正在于此。

文/蒲祖玲

图/王志成

上一篇:守护宝宝不分昼夜——我院急诊儿科工作纪实

下一篇:儿科病例分析挑战赛晋级全国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