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动物实验夯实显微外科技术

发布日期:2015-06-01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持针、引线、缝合、打结、剪线……在市中心医院动物实验室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围坐在手术显微镜下的爷们儿做着比绣女还要细致的活儿。他们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针线,在活的白鼠尾巴上缝合比头发还细的血管。

显微外科技术是外科医生在手术显微镜下,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的一门外科技术,即使是肉眼缝合血管很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如不经过专门训练,也会出现手眼不协调,影响显微镜下的手术操作,因此,要熟练地在手术显微镜下作好手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和适应过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显微外科技能的训练和学习,提升年轻医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梁培雄、副主任邱志龙与培训中心合作,制定了以动物实验为主的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方案。规定骨科所有主治医师以下,特别是新入职的的医生都必须参加培训,并分别通过教学导师的考核及两位主任的认定,才能真正上台进行手术操作。方案将受训医生分成三大组、六个小组,指派临床经验丰富的陈实、戴海波副主任医师作为培训导师,每周定期在动物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下对学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内容包括持针、引线、缝合、打结、剪线等基本操作及血管、神经吻合等复杂操作,使骨科医生全面掌握显微组织切开与分离技术、显微组织提持技术、显微组织牵引与显露技术以及显微外科结扎、止血、吻合技术等。

于是,忙碌的骨科医生们在工作之余,都泡在了动物实验室里进行鼠尾动脉活体血管吻合训练,这是显微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从实验阶段到临床阶段的桥梁。通过在直径0.5~1毫米左右的鼠尾动脉上不断练习,正确掌握吻合方法,保证吻合口通畅,并循序提高血管、神经吻合技术、速度以及助手的协调配合,达到熟、精、巧的境界。

高要求才有高回报。在梁培雄主任及邱志龙副主任的带领下,骨科的显微外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断肢(指)再植、骨缺损、骨不连、复合组织缺损、血管神经离断缺损修复等,年手术量达500余台,断肢(指)再植成活率为90%、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4.8%,使骨科复杂创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骨科 吴丹

上一篇:韧劲进击在前沿――记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介入专家黄河

下一篇:首届湘潭市主动脉疾病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