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美丽”护士街头跪地救人彰显文明力量、医者情怀
今天,一条“年轻妹子在沿江风光带跪地抢救一位车祸重伤老人”的消息在很多湘潭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持续升温发酵,并引发大家的热议。



事情发生在昨晚(8月12日)7点左右,一辆小车疑似车速过快,在湘潭市三大桥沿江风光带水文站附近撞倒一位正在过马路的老人。老人当场重伤倒地,不省人事。就在围观群众不知所措的危急关头,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女孩主动上前救援,努力帮助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希望为重伤老人赢得一线生机,并让同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待进一步救援。
等到湘潭市中心医院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围观的市民才了解到,一直在双膝跪地给重伤老人做心肺复苏的姑娘叫曹欢,正是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科的一名护士。


曹欢:第一次单独救人救到手抖
对于英勇救人的举动,曹欢在科室的微信群中坦言:“这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都会做的,任我们中间的谁看到了,都会去做这件事情的。”
“手现在都有点抖,没力气了。”曹欢在事件结束后说,8月12日晚上,她像往常一样,和朋友一道在沿江风光带饭后骑行,就在接近三桥水文站附近时,发现一位老人被车撞倒在地。“附近有斑马线,肇事车就停在旁边,保险杠都凹进去了,疑似车速过快。”凭借作为一位医护人员治病救人天性,曹欢立即弃车上前查看。
在简单的检查老人的心跳、呼吸之后,曹欢发现发现老人已经快不行了,于是赶紧要朋友打120急救电话,她则立即双膝跪地给老人进行心肺复苏。




“救治期间,有人给我们扇扇子,满满的正能量。后来看我的膝盖已经跪的红了起来,有的人跟我说没救了,要我放弃。但是身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护士,当时我已经顾不得其他的东西了,脑子一片空白,一心想着如何才能救活这位老人,而且在120没有到之前,我又怎么能放弃呢?”曹欢说。
“一直等到120来,下来一个护士和医生,医生接过我的手继续心肺复苏,他停手后我又接着心肺复苏,护士在一旁打针输氧。”当湘潭市中心医院的救护车到达之后,曹欢仍然继续在参与抢救。
“只是唯一让我很遗憾的是,老人由于伤势过重,可能没有救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段很好的‘实战’经历。下次遇到有人需要救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用我所学到的,尽我最大可能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随后,患者被送往医院,曹欢才离开现场。
救人行动是对湘潭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好展示
此次的街头救人行动,是继傅佳圆在2015年“7·24潭城伤人事件”见义勇为之后,湘潭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再次用实际行动,对“白衣天使”和“景仰生命惠济百姓”的理念作出的生动诠释。

大爱惠景人,最美医者心。这不仅展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积蓄已久的朴素价值观,更是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缺乏关爱怀疑最有力的回击。作为湖南省文明单位的湘潭市中心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正在用自己最美的行动诠释着这块金字招牌的深刻内涵。
另一方面,向前一步或退后一步的选择,也考量着每个市民的人生态度。湘潭的文明创建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城市的奋斗过程,是每一位市民潜移默化的变化:环境愈发良好,管理愈发有序,市民的素质愈发提高。
此次事件中,“美丽”护士、好心市民共同牵起了一条人情线,展现了集体的力量,为重伤老人的救援争取了黄金时间。他们的做法,展现了市民身上的人性之美,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用平凡举动弘扬正义和传递一座城市文明的新力量。毫无疑问,所有救人者用自身充满人性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城市文明创建的成果。

现场急救至关重要,黄金救命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也许能挽救生命:
①胸外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大于5厘米,小于6厘米。
②循环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每30次胸外按压后可外加2次人工呼吸
③人工呼吸时,捏住病人鼻子,用你的嘴包住病人的嘴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