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临床药师转型升级有了“药方”——湖南省首期健康扶贫临床药学骨干药师同质化培训班开班

发布日期:2017-08-31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8月14日,湖南省健康扶贫临床药学骨干药师同质化培训班迎来首批22名学员,这是湘潭市中心医院成为湖南省唯一健康扶贫临床药师同质化培训基地后的开班“首秀”。

“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切入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程中,各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李世忠在开班仪式上表示,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情形不容乐观,培养更多优秀临床药师,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促进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刻不容缓。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李焕德、刘世坤、龚志成、邓楠、张毕奎、尹桃等省内知名临床药学专家教授进行了业务讲解与经验分享。开班仪式后,来自全省各贫困县县级医院的22名学员将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门诊西药房、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西药库房等部门进行为期2个月的理论教学和综合技能培训。

此次培训班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办。湘潭市卫生计生委委副主任陈建安,湘潭市政协副主席、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夏红,此次培训班带教老师和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会议由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绍杰主持。

健康扶贫“短板”:不合理用药的“隐痛”

用“门庭若市”来形容湘潭市中心医院门诊2楼大厅的挂号、缴费、拿药窗口并不为过,在此排队等候几乎是所有门诊患者的必备经历。

而细心的市民也许会发现,拿药窗口旁边还设有用药咨询、处方审核两个窗口——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多个药一起吃会不会有不良反应?任何关于用药的问题,在用药咨询窗口有药师给出专业答复。门诊医生是否对症下药?开药的剂量是否准确?任何处方的精确与否,在处方审核窗口有药师作出专业判定。

药师审方作为门诊患者就诊的最后一道工序,早已是三甲医院的一项“标配”的隐形保险,在很多硬件“顶配”的县级医院却并不多见。

42岁的唐帮盛来自怀化市沅陵县人民医院,已在该院药学部门工作23年,是此次同质化培训班的班长。“我们医院药剂科的主要职责是药品采购和供应,也就是药品的买入和卖出。医院2名药师主要负责拿药,不负责审方,不参与指导临床用药。”

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明确提出:执业药师用药服务作用发挥不到位,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药用好了治病,用不好致命。曾经红遍全国的《千手观音》,表演的21名演员都是聋哑人,其中有18人是因为药物致聋,且大多是在幼儿时期因发烧使用抗生素所致。

据湘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刘湘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一些慢病患者,服用的药物少则五六种,多则二三十种,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应增大,甚至成倍增长。

近些年,县级医院在健康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硬件设施都有了长足发展,而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缺位却成了健康扶贫的“痛点”所在。

对于今天的各县级医院来说,药师的转型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同质化培训:为培养合格临床药师开出“药方”

在医药分开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服务项目收入正逐步替代药品销售收入,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倒逼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向“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转变。

简单来说,医生诊断病情、开出处方,药师对患者用药进行事前干预、事中分析、事后评价,成为临床用药的发展方向。药师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除了保障药品供应,还在医疗实践中扮演管理患者用药安全、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的角色,促进药学工作更加贴近临床,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的药学专业技术服务。

再简单一点,站在患者角度,药师就是帮助患者做两件事,一件是吃对的药,另一件是把药吃对。切换到医生视角,药师就是帮助医生做两件事,一件是用对的药,另一件是把药用对。

如何助推药师角色转变,将他们从“发药人”升格为临床合理用药的全流程参与者?作为湖南省重点专科的湘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对此驾轻就熟、成绩斐然,这里所践行的“一揽子”药事管理流程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诊疗药方”。

“用对的药”,就是对症下药,侧重审方严格、事前干预。

“在门急诊,我们实行双重审方制度。”刘湘主任介绍,门急诊处方第一次审核为系统审核,即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先由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审方,将不合理处方(如处方中含有不推荐联合使用的药物)进行刚性拦截,电子处方直接被打回开方医生处重新开具。第二次审核为人工审核,即药师人工判定疾病诊断与所开处方是否对症开药,患者只有在药师审方完成后才能完成缴费、拿药,否则,处方将再次发回门诊医生重新开具。

在住院部,湘潭市中心医院实行更为严格的PIVAS工作流程。即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除了对医生的电子医嘱实行类似门急诊的双重审方制度外,还要在摆药核对、入仓配置、药品复核、包装扫描、密闭运送、扫描验收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药师已成为规范抗菌药物、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等临床合理应用的生力军。”刘湘主任强调。

“把药用对”,就是用药方法对,更加注重用药效果,侧重事中分析和事后评价。

参与临床查房与会诊打通了“临床药师难进临床”的瓶颈。临床药师通过查房与会诊,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指导用药,帮助患者进行药物重整,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湘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现有16名专职临床药师,细分到神经内科专业、抗感染专业、肿瘤专业、ICU专业、肾内专业、心血管专业、内分泌专业、儿科专业、通科专业的临床药师有10名,为38个临床科室及25个功能科室提供药学服务。“我们的临床药师年会诊量现已达到3100多人次,平均每天近9个会诊,针对特定的病人和病情,什么阶段用什么药、用多少药、怎么用药……他们提出的专业意见被临床医护人员接受率达95%以上。”刘湘主任表示,临床药师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通过取长补短,协助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解决疑难用药问题,受到患者和临床的高度认可。

积极开展专项处方点评,使医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对包括抗菌药物在内的各类药物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纳入全院的质控奖惩中去,直接与科室和医生的绩效挂钩,并促使临床科室和医师对用药情况持续改进。为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根据临床药师的工作特点,医院还创建了临床药师工作站,实现了药师与医生护士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为医院管理部门对医院用药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宏观的决策依据。

实招出实效。湘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所辖的临床药学相继被授予省、市重点专科,并负责湘潭市临床用药质量监控和技术指导工作,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培训工作,发挥了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拓宽了药学服务能力。在2016年湖南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医院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的管控作为亮点在全省推广,得到省市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来院学习交流团队络绎不绝。

作为湖南省唯一健康扶贫临床药师同质化培训基地,湘潭市中心医院将先期分2批对全省41个贫困县的县人民医院的药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及对所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与监督能力,后期再向全省全面铺开,确保在2020年前我省“提升贫困县县人民医院整体服务能力”的目标如期实现。

上一篇:湖南医学科普学术年会召开,湘潭市中心医院载誉而归

下一篇:“访伟人学堂,强党性修养” ——湘潭市中心医院机关党总支8月“党日主题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