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湘潭市中心医院肿瘤一科病房。我被隔壁床阿姨因疼痛发出的“哼哈”声弄醒,一时无法入睡,想着最近的求医历程,一波三折,心有戚戚,跟大家分享一点求医的小经验。
一般来说,大家都是“谈癌色变”。平日里一直很健康的我,这次也的确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吓懵”了,前阵子思想人格有些分离,总觉得难以接受现实。非常感谢家人、朋友、同事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让我从悲伤中走出,而后有了积极配合治疗的心态。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从被动就医到主动了解疾病,为有效控制病情争取了时间。
寻求专业治疗方案
一定要相信,在任何领域,都是术业有专攻。医院的各个科室不是万能的,医学分类很精细,在结束手术疗程的处理后,一定要及时转到更专业的肿瘤科进行治疗。
在我治疗期间,爱人便开始为我到处寻医问诊,先后花费1000多元问诊费为我找北京、上海、广州的乳腺肿瘤权威专家咨询,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找到了方向。
这里也非常感谢他这三十多天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的陪伴,如果说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而他,则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前几日6点起床,去省肿瘤医院跑了一趟,被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惊呆了。门诊大楼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头,大家走路都是接踵摩肩,我被不断涌入医院的人流推着往前走,行至电梯处,竟然还实行交通管制,保安用一根红线拦住就诊的人群,实行一批批放行。
好不容易挤上电梯,找到专业教授咨询,却发现中国的医生是如此辛苦和繁忙,在乳腺内科外足足等了三个小时,教授才好不容易抽出三分钟时间快速翻阅我的病历资料。初步肯定了湘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最初的治疗方案,对我说:“回当地中心医院,找肿瘤科唐铁钢主任,他前天已经和我讨论了一个高敏患者的治疗方法,没想到竟然是你。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人满为患,暂时没有床位接受住院,而你是低分化类型的,治疗时间不能耽误,就近治疗吧,有什么情况唐主任也会和我联系的。”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后,我满怀感恩离开了肿瘤医院。
因为医院病人太多,等了四五回搭乘不上电梯,从十一楼走路下来,术后身体尚未恢复,走路人有些飘,有些虚脱。夏日的阳光照在我苍白的脸上,行人们个个大汗淋漓,而我却觉得沐浴在冬日暖阳下,很舒服。这里为什么要说说我个人的身体状况,想提醒的是,大病过后,患者一般来说身体极度虚弱,长途跋涉、舍近求远的治疗绝对不利于身体的恢复,要么在疾病一开始的时候,就去外地求医,手术后应尽量避免外出。
前面提到的唐铁钢教授,是湘潭中心医院治疗肿瘤的权威专家。
其实我并不认识他,只是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后,曾与他在电话中三言两语说过我的情况。谁知他竟上了心,提前就与省肿瘤医院的教授探讨了我的病情,这让我很感动。
怀着对他治学严谨的敬意和大医精诚的绝对信任感,我又重新回到了中心医院,来到了他所在的科室,和医生们进行了深入翔尽的沟通。因为高敏体质,我得到了细心而专业的治疗。
昨天是化疗的第一天,在唐主任、护士长和主治医生的严密监控下,传说中“恐怖”的红、白药水慢慢滴入我的血管,尽管输液过程仍有心悸、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但相比前几日的九死一生,这些不适感,我都能忍受。何况,有医生在旁,安全感爆棚!
总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要讳疾忌医,要正确对待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其实生一场大病对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提醒、体验和历练呢?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分析自己的疾病,有利于和疾病打一场知己知彼的硬仗。而家人、友人、同事们的幕后支持是让你打赢硬仗的坚强后盾!
一直以来,因为部分媒体的无限放大,少数不良医生的不耻行为,让大家对医生们存在普遍误区。但我的亲身经历,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也让我亲身体验到众多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
上周开始住院,心情一直忐忑不安。因为即将面临第五次化疗,这次化疗将使用两种新药,一种是靶向药物赫赛丁,俗称“抗乳腺癌神药”,但对心脏毒性非常大。另一种药是多西他赛,过敏率极高,让曾经发生过敏反应的我心有余悸,谈“敏”色变。
我将我的担心和医生们进行了交流,他们也非常重视。用赫塞丁之前,医生就给我用上抗过敏、护胃、护心药物,以及24小时心电监护。尽管输液过程中出现了短暂的呼吸困难,但因及时上了吸氧设备,输液顺利通过,这让我对接下来一年的靶向治疗充满信心。
而整个科室的灵魂人物——唐铁钢教授,对病患的关心更是让人感动。在我还没来肿瘤一科治疗的时候,那时他根本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是否会来他们科室治疗,我仅仅给他打过一次咨询电话,他就密切关注了我的病情。
我后来才知道,他知道我的过敏史后就与省肿瘤医院的教授详细探讨了我的药物过敏治疗方案。在随后三个月的住院治疗里,唐主任带领我的主管医师多次查看我的病情,密切关注我输液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唐教授工作繁忙,在坐完专家门诊后,天天还来科室看望病人。他还专门建立了针对肿瘤患者的医患微信群,即使在国外访问期间,也随时回答病人在群里咨询的各种问题,发布各种有益患者的肿瘤科普知识。在我住院的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们就组织了多场肿瘤知识的科普讲座,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
肿瘤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绝对的“信任”和“尊重”。当患者充分信任医生时,医生也会对你尽心尽责。而在你半信半疑的时候,就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在我住院的四个月里,有多少人间悲剧在身边不断重复和发生,而很多遗憾的造成,都是因为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患者若想要得到良好的医治效果,就要充分理解医生、尊重医生、配合医生,不要怀疑,更不要医闹,让医生心无旁骛,放下内心的防备,最终受益还是患者自己。
写下这篇文章,衷心希望医患关系能越来越和谐,医患关系良性循环的结果,将使医生们治愈更多的患者,国人们身体更加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