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乳腺癌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患病率居首位,而且每年以3%~6%的速度递增。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化疗作为手术外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手术前后。乳腺癌化疗一般需要多周期,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医学和护理学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药毫无疑问对局部血管造成损伤;甚至化疗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等。
目前,乳腺癌术后患者健肢PICC置管是临床化疗常用的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的高级血管工具,避免了因长期外周静脉输液特别是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所带来的血管伤害;同时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是有的患者开始不接受健肢PICC置管,经过多周期的化疗后,反复健肢输液化疗,静脉逐渐被破坏,往往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于是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乳腺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不宜进行同侧PICC置管;健肢多疗程化疗后血管破坏不能继续化疗;下肢静脉化疗也为禁忌(指南指出);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时间短且容易感染;输液港技术要求高,需要外科手术,价格昂贵,病人不能接受。特别是对于双侧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静脉注射部位局限,静脉化疗就更成了难题。
因此,为寻求更好且患者能接受的治疗途径,保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我科护士长李佳元在经验的总结下并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广泛咨询专家后,为部分双侧乳腺癌患者,让其知情同意后行患肢PICC置管,临床观察后效果满意,无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出现。技术成熟后开始用于单侧乳腺癌健侧多疗程化疗后血管破坏严重的患者。经过正确评价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血管情况,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行患侧PICC置管,改良置管流程和优化维护流程,重视对患者的宣教,通过10余年的临床观察,效果同样满意。
通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研究反复认证,证实了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PICC置管是可行的,为乳腺癌术后健侧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建立安全的静脉通道增加了一条输液途径,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难题。此外,该研究结果还可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PICC操作指南的修改、完善提供参考。由于该研究的临床意义重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PICC置管的可行性研究”2016年在湘潭市医学科研项目立项,2017年1月13日通过了市医学会验收,并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通过专家鉴定和评审,获得湘潭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肿瘤一科一直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并获奖,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积极发表科研论文,每年都会主持召开省市学术会议,在省市具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力。
肿瘤一科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