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科室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紧急使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科普问答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9日 17:00    作者:唐文瑞     来源:     点击:


 

1.新冠疫苗接种几针?中间要间隔多久?

接种2针,间隔14-28天;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2.哪些人群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①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9岁;

②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

③妊娠期妇女;

④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⑤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有格利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首剂接种后对疫苗有严重的副反应,如过敏、荨麻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等。

患有其他疾病,经医生评估后认为不能接种的。

2、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

我国批准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均为灭活疫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苗与其他任何灭活疫苗类似,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等,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恢复。严重异常反应通常是指接种后发生危及生命或造成伤残、失能等情形,需要采取现场急救和住院治疗等措施。根据目前掌握的我国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没有此类严重异常反应情况发生。

3、普通市民何时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第一步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比较高。随着国家的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上市以后,并且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的逐渐提升,疫苗接种逐步全面铺开到不同的人群,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体免疫保护力。

4、新冠疫苗安全性如何?

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评价疫苗最关键的两个质量指标,一般来说疫苗的安全性指的是接种疫苗以后,我们的受种对象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我们就认为疫苗是安全的。

我国的新冠疫苗开展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都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轻微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同时,我们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我们也没有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我们的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5、打了疫苗就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吗?

没有任何疫苗的保护率能达100%,因此,即使打了新冠疫苗,个人防护措施也不能少。目前的数据推测疫苗保护期应该至少1年,但需要继续观察保护性抗体的持续时间及病毒的变异情况。

6、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会影响到病毒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成功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而核酸检测则是检测病毒自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不会影响到相关的核酸检测。

7、除了接种疫苗,还需要注意什么?

戴口罩、勤洗手、室内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个人防止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8、打完流感疫苗还能打新冠疫苗吗?

间隔14天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