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科室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痛风之“痛”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8日 00:00    作者:     来源:     点击:

湘潭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刘飞奇

今年56岁的张先生,有痛风病史8年,每年脚踝关节疼痛发作2-3次,自服止痛药后能缓解,一直未系统就医治疗。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同时四肢关节皮下长出了蚕豆至鸡蛋大小不等的结节,下肢浮肿,关节活动不灵活,下肢不能弯曲,下蹲,疼痛不止,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为此他来到我们内分泌科住院想好好治疗治疗。

在我科住院期间,通过抽血化验肝肾功能,血尿酸浓度,腹部超声,x线照片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痛风急性发作期;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4期;痛风性肾结石;痛风石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当我将病情告诉他时,他后悔莫及,悔不该当初没有积极正规治疗,导致现在多种严重并发症,肾功能衰竭,再晚来1年就要进行透析了。想想都后怕。幸好积极治疗后关节疼痛消失了,关节活动也有好转,肾功能不全有所恢复。出院后我们再次嘱咐张先生坚持正规,合理的治疗。

其实像张先生这种情况绝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认为痛风不碍事,吃点止痛药就好了,至于血尿酸水平高不高,有没有控制都无关紧要。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在此我想给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提几点建议:

1.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

2. 临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痛风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达最高峰。

3. 痛风发作可呈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还可引起痛风性肾病或尿路结石,最终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4. 健康饮食(低嘌呤饮食)、限制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每天饮水2000ml以上,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5.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才可恢复活动。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6. 控制目标:血尿酸<360umol /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宜<300 umol/l)

总之,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反复发作,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同时痛风也是可防可控的一种疾病,因此一定要到专科正规诊断与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