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科室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教育处方——脑出血

发布日期:2021-01-14    作者:     来源:     点击: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偏瘫,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大小便失禁。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期,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先兆。头部CT、核磁(MRI)、头部血管显影(DSA)、脑脊液检查对脑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低颅内压、护脑、护胃等药物。如果出血部位表浅可以采用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的患者,应及时做外科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原发性或转移肿瘤、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

注意事项:

1、急性期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分兴奋劳累。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病人加床栏,适当约束,保持环境安静,严格限制探视,恢复期可逐步抬高床头直至完全坐起。

3、急性期患者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流质或半流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 g/d),钠盐过多储留会加重脑水肿。食物温度适宜,对于尚能进食者,喂水或食不宜过急,遇呕吐或返呛时应暂停片刻,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d,每次200ml,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定时回抽胃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

4、制定短期和长期康复计划。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患肢良肢位摆放、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康复师的指导配合康复治疗,坚持锻炼,循序渐进,尽量提高生活质量.

5、高危人群坚持治疗原发病,按医嘱服药,定期检查争取各项治疗达标,减少发病。

6、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和保持标准体重,戒烟、禁酒。摄入低盐、低脂、清淡的流质、半流质、软食;少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和猪肉,多吃鱼和豆制品、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7、经常随诊,每天测血压,定期做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如出现肢麻、肢瘫、失语及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加重,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