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一老年肿瘤患者射频消融后说—— “感谢湘潭市中心医院给我了第二次生命”

发布日期:2023-06-23    作者:     来源:     点击:

由于肿瘤压迫到胃,72岁的彭奶奶无法进食,体重因此由近百斤暴瘦到80余斤。今年端午节前,彭奶奶慕名到湘潭市中心医院肿瘤一科,通过射频消融将肿瘤缩小,减轻胃的负担。术后,许久未正常进食的彭奶奶胃口大开,她多次开心地说:“感谢湘潭市中心医院给我了第二次生命!”

彭奶奶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还伴有心律失常,曾有脑梗塞病史。去年初,她的腹部出现不适,偶有反酸,不时恶心呕吐。随着这些症状越来越重,她的食欲也越来越差,体重直线下降,彭奶奶和家人心急如焚。

今年5月,彭奶奶到湘潭当地一家医院检查,腹腔MRI提示,其中下腹部弥漫混杂信号肿块。医生判断,这可能是腹膜后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如脂肪肉瘤)。

几天后,彭奶奶在这家医院开展了腹腔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学显示,是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倾向纤维/肌纤维母细胞性肿块,考虑交界-低度恶性。

彭奶奶的儿子带着病历检查资料,焦急地前往省城一家医院咨询。门诊医生表示,患者年纪较大、基础疾病多,如实行外科手术,不仅风险极高,切除后腹腔肿块也仍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彭奶奶和儿子慎重考虑后,放弃了外科手术治疗。

然而,此时她的腹胀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根本无法进食。正当彭奶奶一家人绝望之时,她的儿子从媒体上了解到,湘潭市中心医院肿瘤一科有一种微创技术可以缩小肿瘤,不开刀、不流血、创伤小,副作用小。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6月12日,彭奶奶入住湘潭市中心医院肿瘤一科病房。肿瘤科大主任兼肿瘤一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封元清,肿瘤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贺泽文详细评估彭奶奶的身体状况后,表示可以尝试开展腹腔肿块射频消融术。

6月19日下午,在B超室主任姜静的彩超实时引导下,封元清、贺泽文一起为彭奶奶实施了腹腔肿块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很顺利,患者全程神志清楚,没有出现流血和疼痛,耗时不到30分钟。

手术当晚,彭奶奶腹胀感消失,食欲明显好转,可立即下床行走。下床后,她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自己变了一个人一样,一下子轻松多了!”

手术后第3天,彭奶奶就高高兴兴出院回家了。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术机理是,在超声、CT或MRI等引号下,将针状或多针状电极直接刺入患者肿瘤部位,通过射频消融仪测控单元和计算机控制,将大功率射频能量通过消融电极传送到肿瘤组织内,利用肿瘤组织中的导电离子和极化分子,按射频交变电流的方向作快速变化,使肿瘤组织本身产生摩擦热。当温度达到60°C以上时,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可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对于直接小于3厘米的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该微创手术创伤极轻、痛苦极小、并发症极少,特别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

(1)失去手术时机的晚期肿瘤治疗;

(2)放化疗欠佳的中晚期肿瘤;

(3)手术、放疗、化疗后复发的肿瘤;

(4)肿瘤负荷大、累及大血管、重要器官的肿瘤;

(5)高龄、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与麻醉的患者;

(6)不愿手术的患者。

射频消融的优势:

1.手术创伤小

该技术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为微波针,它在患者皮肤上留下的是一个“针眼”,其直径通常不超过2mm。

2.时间短、疗效好

对直径小于3cm的早期肿瘤单发病灶,可1次灭活,治疗时间只需几分钟,对直径大于3cm的中晚期肿瘤多发病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次、多点消融,在减瘤、消瘤的同时,缓解肿瘤患者不适表现,提高生活质量!

3.适用症广

该疗法基本上适用于任意阶段和类型的实体肿瘤患者,尤其适合不愿接受手术切除或无法耐受手术切除的年老体弱者。同时可适应癌症中晚期不适宜手术治疗,或术后恢复以及转移性肿瘤减瘤治疗的患者。

可重复性强

该疗法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临床并发症也极少,可重复多次治疗。可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分阶段、多次数,重复实施消融治疗。

4.住院时间短,术后身体恢复迅速

患者术后观察1-2天即可出院,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术后1月不建议剧烈运动,但可以适当中低强度运动,1个月后可正常运动。

文 | 李水冰

上一篇:2023年高考结束,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迎来近视手术高峰期

下一篇:湘潭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换届,姜静连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