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遇到曾经医治过的患者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和我握手致谢;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曾经危重绝望的患者,如今重获新生,神采飞扬的生活;每当病人康复后携同亲人,亲手给我和科室送上锦旗或者是感谢信时,我总是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这是近日在湘潭市第三届“中国医师节”“湘潭好医生”表彰仪式上,湘潭市中心医院首席医疗专家、普外一科主任罗衡桂代表全市医生发表的获奖感言。

从医36年,罗衡桂认为,要成为一名社会期盼的好医生,需要做到“三有”:即“有德、有心、有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名医生,做到这“三有”,才能不负老百姓的重托,不辱从医的初心和使命。
01
“有德”:视患者如至亲
罗衡桂说,上医学院时,他就牢牢的记着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对“有德”的高度概括,也是他行医恪守的准则。
8月24日,蓝天白云,54岁的谭先生神清气爽,声音宏亮,今天是他出院的日子。可2个多月前,谭先生还是一名挣扎在死亡边缘、几乎对生活绝望的病人。
6月10日,消化道穿孔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的谭先生,从湘潭县某医院急转到湘潭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治疗中,谭先生又出现了伤口不愈、肠漏、营养不良、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筹集治疗费,谭先生已经借遍了亲戚朋友和邻居,负债累累。如果继续治疗,高昂的治疗费、小儿子读大学的费用,家庭生活费用,将全部压到大女儿稚嫩的肩膀上。况且,能不能治好还难说。谭先生一家多次商量后,做出了一个艰难又无奈的决定:回家!听天由命。
让一个有治愈希望的病人过早放弃治疗,这是罗衡桂不忍心看到的。当即,罗衡桂在科室发起了募捐接龙,200元,100元……第二天,科室医务人员就募集了4000多元。罗衡桂亲自将捐款交到了患者女儿手中:点滴心意,微不足道,但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有希望。患者女儿向罗衡桂深深地三鞠躬以致谢意。
随后,罗衡桂联合多学科奋力抢救谭先生,并采用最经济实惠的治疗方式和药物。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后,谭先生逐渐好转。8月24日谭先生康复出院,临行前,他紧紧握住罗衡桂的手“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更似我家的亲人,我女儿结婚时,一定请你来喝喜酒。”
02
“有心”:一切为患者着想
23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从事文艺工作小梦,对未来人生,也有着和她美丽青春一样的美好憧憬。然而,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体检中,小梦意外发现左上腹有一个巨大肿块。
全面检查后发现,小梦的肿块有足球大小,位于后腹膜,压迫左肾动静脉,并与胰腺、肾脏关系密切,有恶性肿瘤的可能,通过3D重建技术发现肿块血供极为丰富,手术切除势在必行。由于其位置深,血管丰富,术中极易大出血。又由于其解剖复杂,往往需要行多脏器切除,手术风险极高。得知情况后,小梦和男友一整晚抱头痛哭诀别。
面对花季少女期盼的眼神,罗衡桂决定为其手术。为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周围脏器切除,罗衡桂邀请了医院泌尿外科、介入科、麻醉科、肿瘤内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会诊,为患者制定了详尽的普外-泌尿-介入“三剑联合”手术方案。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迎难而上,以医者的仁心一切为患者着想,不抛弃、不放弃,这是罗衡桂对“有心”的理解。

手术当日,患者术前先行肿瘤血管介入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然后罗衡桂带领专科团队与泌尿科教授一道行“左侧输尿管DJ管置入+腹膜后肿块切除+左肾部分切除”。在各相关科室的配合下,手术过程顺利,术前担心的出血问题因为“三剑联合”策略的正确和充分的准备而滴血未出,并成功为患者保留住了左肾。病检结果也显示肿瘤为良性。患者醒来后喜极而泣。
每年,罗衡桂都要面对很多像小梦这样需要医生承担巨大风险的手术。如一些高龄患者,基础性疾病很多,身体耐受力很差,做手术很可能在手术台上回不去,但手术又是病人最获益的治疗方式。收不收,手术做不做?“病人对疾病了解有限,作为医者,我们要替患者做决定,要一切为患者着想,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有人问,万一手术出了问题,岂不毁了你一世英名?罗衡桂笑言:“我的心思都在病人身上,哪还有时间想其他。”科室护士长说:“罗主任总是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给患者生的希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么多年,他真的很不容易。”
03
“有术”:点燃患者生活的信心
精湛的医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病人见到你就放心,见到你就燃起健康(重生)的希望。这是罗衡桂从医以来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他所带领的胃肠肿瘤、减重代谢外科团队已经跻身国内先进水平。
2016年,罗衡桂率先在湘潭市成立减重代谢外科中心,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三D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及Ⅱ型糖尿病。该中心是湖南省极少数能独立完成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术及袖状胃加小肠旁路术这三种代谢手术的减重代谢外科中心。至今已完成60余例,效果良好。
胖友刘先生,术前300斤,高血压,长期服用三种降压药控制血压。因超胖晚上睡觉不能平卧,否则呼吸困难。在中心实行减重手术后,体重下降并维持在170斤左右。现在不但走路轻盈有力,且降压药也不用吃了,睡觉也不打鼾了。随后,和老婆补拍了20年结婚纪念照。老婆晒朋友圈,朋友们笑她,你换了个帅老公吧?
作为湘潭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罗衡桂带领的胃肠外科团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多项省市空白。近几年,罗衡桂率先在湖南省内开展了: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及脾门淋巴清扫、食管空肠π吻合、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B超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肠梗阻导管运用于肠梗阻的治疗。目前,科室设有省内地市级医院唯一外科专科胃肠镜室及B超室,常规开展肠道支架置入、肠梗阻导管置入、经皮胃造瘘术等技术。

36岁的胡女士患低位直肠癌,肿瘤已经侵犯后方的骶骨。在传统外科理念中,骶骨被视为直肠手术的禁区,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骶前静脉丛,一旦出血很难止血。如果切除肿瘤,要触及骶骨这个禁区,风险极高;不切除肿瘤,肿瘤的侵犯与压迫将会使胡女士时日无多。
罗衡桂在学术圈内与同行大咖们反复讨论及仔细斟酌后,将胡女士的手术过程分腹侧和骶侧两步走。手术非常顺利,整个手术过程出血仅300毫升。据了解,胡女士的这台联合骶骨切除的直肠癌根治手术不但在湘潭是首例,在国内也罕见。现在,胡女士术后已两年多,身体状态良好,生活幸福美满。
2016年,罗衡桂率先在湖南省开展经肛门单孔直肠癌根治术,为30多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住了肛门。2018年和2019年,罗衡桂在全国肛肠外科高峰论坛等2次全国大型会议上,对TATME术(经肛直肠癌根治术及超低位保肛术)进行现场手术实况直播,全国网络转播,现场及在线人数达2万人。现场专家高度评价,线上网友纷纷点赞。

36年辛勤耕耘,罗衡桂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三、四等奖,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湘潭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期间,还荣获了“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湘潭医卫名家”“湘潭市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卫健系统共产党员创新表率”等多个荣誉。
参加完“湘潭好医生”颁奖后,罗衡桂又急着赶回办公室准备他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罗衡桂表示,他将以“湘潭好医生”为新的起点,不断创新进取,造福更多的病患。
文字 | 尹义龙、张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