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室颤!”“双向波200J,紧急除颤!”“肾上腺素1mg静推”……急救室里,医生护士正围着一个病人,有的在做胸外心脏按压;有的在开放气道,准备气管插管;有的在给药;有的低头查看病人,判断病人情况……一场抢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医生护士个个技术娴熟,配合默契,为的是一个共同目标:尽快将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别紧张,这不是一场真的抢救,而是省重点专科——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于9月9日举行的急救流程演练现场。“病人”并非是真人,而是专业的智能模拟人。
专家:演练要从实际出发,一切可能发生的因素都要考虑到
这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急救流程演练,是以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突发心血管意外急救时的诊疗思维急救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为目的一次“实战”演习。为了使本次演练有序、严谨、尽量模拟真实情况,科主任黄河、副主任吴名星、总护士长周利华进行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制定完善的急救演练方案,邀请了院长兼心血管中心主任曾建平、副院长罗敏、质控中心、医务科、护理部、培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现场点评指导。除值班人员外,心内科百余名名医护人员悉数到场,部分兄弟科室的医护人员也参加了观摩。
“演练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切可能发生的因素都要考虑到。”黄河主任在现场严肃的说道,“比如说这次的8号病例,大家都说这个例子在现实中发生的几率万中无一,但是为了这万分之一的机率,我们就要做好百分之百的预案应对,最大限度挽救生命,这才是演练的最终目的。”
医生护士:细节决定成败
这次演练,心血管内科以心导管室、心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心血管CCU六个医护单元为参赛单位,各区选派一个医护诊疗小组参赛。情景设计为一名急诊入院患者突发心血管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高危房颤、心动过缓、急性肺栓塞等,参赛小组现场抽取病例,按照心内科相关急救流程进行“实战”演习,智能模拟人会针对诊断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及时有效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演练体现三级查房、抢救等医疗核心制度,团队抢救配合能力和对流程的熟悉程度。演练历时4小时,最后心血管CCU医护单元以优异成绩夺魁。
“没想到这次演练这么严格。”一位医生在演练结束后,满头大汗地说道,“评委们对我们的抢救方式表示了肯定,但是在细节方面,我们却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在细节部分进一步加强。”“为了这次演练,我们每个队都是利用下班时间进行练习,不仅让急救技能和医护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不足的地方,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活动今后还要多多开展。” 一名参赛护士说。
评委:业务钻研最重要
演练结束后,主评委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在点评时,对急救病例流程演练的培训效果给予了肯定,并强调:“抢救生命,分秒必争。我们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的钻研,流程熟记于心,诊断快速准确,思维清晰缜密,技能娴熟精湛。这样,才能把握住每一线生机,抢救更多的生命!”
文/冯金城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