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枚被嵌入食管的枣核引起了放射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一天前的中午,一位老人因进食不慎吞入一枚枣核,次日感到后背胀痛、不能弯腰,就诊市内某医院行食管吞钡,显示食管上段异物并食管瘘。患者考虑病情风险,随即转入我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未雄决定胃镜下试取异物,不能成功的话再做开胸手术。5分钟后,一枚3厘米大的枣核顺利经胃镜活检钳钳夹取出,以最短时间最小损伤解决了患者痛苦和后顾之忧,且无并发症发生。在取出枣核并放置鼻空肠管后,该患者被送入心胸外科继续医学观察和治护,目前康复顺利,无再出血和术后感染的发生。
为何一枚小小枣核会惹出大祸?原来这枚枣核被患者吞入后,发生了食管嵌顿,甚至穿孔导致食管瘘,而严重的食管-主动脉瘘会导致大出血进面危及生命。正是多学科严密配合下,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胃镜下取枣核真如悬崖履冰,即使拥有多次成功取异物的操作经历,刘未雄不敢掉以轻心,异物平行于食管轴合理取出后发现枣核损伤食管处还有少量出血,幸未及主动脉及临近组织。
类似于枣核等异物嵌顿的事件是时有发生的。专家忠告,正确的进食方法应该是:进食前应将异物、粗糙部分及时剔除,口腔过程勿过急过快;而老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口腔黏膜触敏度不高、牙齿的研磨能力差、吞咽异物后即时反应咳嗽清除的反应不足,异物会随食团吞入的几率较多。因此,安全进食不宜小觑,应该做到“细嚼慢咽”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文/冯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