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劳模风采】大爱前行 方得始终——记湘潭市劳动模范、市中心医院贺喜强

发布日期:2017-05-08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当繁华尽阅,人之初那份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与博爱是如此恒久地震慑人的心扉。——题记

如果把60岁视为人生退休的年龄界限,那么,今年53岁的贺喜强医师也算老大不小了。然而,当危重症病人需要他治疗与救护的时候,他可以五天四晚不眠不休地守护在侧;

如果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道出了长期侍候卧床病人的艰辛与无奈,那么,32年临床一线、10年重症监护病室的无私奉献与贴心服务,无不令曾受惠于他的患者及亲友们深深感动……

贺喜强——湘潭市中心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室的科主任、学术带头人,一个被同事和病人尊称为“活(贺)神仙”、“贺孝子”的外科医师。

勤查、坚守,谱写一个大写的“善”

贺喜强所带领的外科重症监护病室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科室,全院所有的外科重症病人、重大手术后围术期危重病人、基层医院转诊入住的外伤性疑难危重病人都在这个英文简写为SICU的科室集中、中转,科室里一年到头听得最多的是病人的呻吟声、医疗急救设备的警报声和医护人员马不停蹄的脚步声。在这样特殊的科室工作,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高超的业务技能,更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善心、爱心与坚守。用贺主任的话说:病人的生命都是守出来的!

且看贺喜强医师是怎样地履行他的爱善与坚守——

那是一年的农历大年三十除夕日,一位“心脏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因心功能极差、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五大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情异常危急,生命悬于一线而入住SICU。在危急重症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贺喜强清楚地知道,这类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必须严密掌握每分甚至每秒的病情变化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采取相应的治疗举措,才有可能挽危难于既倒。一个重大的考验来到了眼前,像往常一样,贺喜强别无选择地又一次把自己钉在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上。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从病人入院的大年三十上午起一直到大年初四晚,整整五晚四夜衣不解带地坚守在病人床旁,从对患者的吸痰操作到动/静脉置管、测压、输液;从化验结果的跟踪、诊察到用药的推敲、把控;从一遍遍地与家属交流、沟通、讨论病情到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他每一样都亲自动手、亲历亲为。每一个数据都仔细分析、每一个变化都反复追根溯源……连续多日的不眠不休使他体力透支、疲惫不堪,可为了治疗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他还一定坚持硬撑着及时聆听来自各方面的查房意见、查看各种交接班记录,以期治疗方法上的进一步突破。在他的悉心观察、守护与救治下,入院后的第五天晚上,患者病情终于逆转,生命曙光重又跃然脸上。病人转危为安的那一刻,其陪侍在院的家属喜极而泣,连声道谢,由衷称赞贺喜强是救治病人的“活(贺)神仙”!我们的贺喜强主任却像一个刚入职的小伙子样窘红着脸,又悄悄走近了另一位等待他的病人……

(贺喜强主任在救治病患)

勤学、苦思,演绎一个大写的“责”

贺喜强爱学习,这在医院是出了名的。他常说:医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娴熟地出手……

在贺喜强的办公室里有一道这样的风景:30多本工作日志摞起来的小书山达半米多高。那厚厚的日志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的全是病患者的病况信息、诊疗方案、诊疗思路、科室学习培训的日程安排与计划等。这30多个浸润着贺喜强心血与汗水的本子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贺喜强那份对工作极端认真、对病人极端负责任的现代白求恩精神。

那是一个并非特殊的化验结果:一个感染性休克的病人血小板偏低,经补液补血治疗亦不曾上升。细心的贺喜强没有放过这一看似不甚危急的结果,一面邀请同道专家进行会诊,一面苦苦思考、多方查阅文献资料。在他的不懈追踪下,终于从某本书籍的一句不起眼的话语里得到启示,并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很快,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并痊愈出院。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他以此告诫自己及科室的年轻医生们:读书一定要仔细,书本上的每一句不起眼的话,很可能在实践工作中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知不知晓它的重要性,就看你如何去理解与运用。

爱学习的贺喜强引领了科室浓厚的学习气氛与浓厚的学术钻研氛围,促进了科室业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攀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科室在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有三项科研课题获湖南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多篇论文发表在省、部级专业杂志上,所主持开展的对全身性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结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对死亡率极高的重症急性胰腺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85%以上,名列国内先进水准;科室综合服务满意度高达98.8%以上,成为同行心目中实至名归的“标杆科室”。

(病人家属送来牌匾,感谢贺喜强主任及市中心医院医疗团队)

勤助、普济,诠释一个大写的爱

在院内,贺喜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技术强攻手、业务多面手,在湘潭市医疗卫生界,他亦是一位早已炙手可热的应急抢险队员和多面专家,他既是挂靠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的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专家组成员,也是湘潭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还是湘潭市禽流感救治组组长。如此多的社会兼职及相关工作责任,致使他经常穿梭于市里多家医院,为我市多家医院的疑难危急处置事项无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心血汗水——

今年3月9日凌晨2点多,初春的寒夜风雨交加,睡梦中的贺喜强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他习惯性地快速披衣起床,直奔发生险情的湘潭县人民医院而去。原来,这家医院救治了一名重症禽流感病人,因病情危重而医疗条件所限不知如何是好。贺喜强到达该院后一边给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一边联系安排收转患者入他所在的重症监护病室。当日凌晨五点,贺喜强亲自将患者护送回所在科室,并立即进行支气管镜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抢救治疗,直到当日中午1时许,病人病情稳定、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上升,他这才想起来要去吃点东西、合合眼……

贺喜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位领头医生:不管病人是院内院外,不管时间是白天黑夜,不管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有多大的风险困难,只要他还撑得起身子,只要他还撑得开眼皮,他就总会毅然决然地一往无前,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一份赤诚、火热的博爱之心救病人于危险……

科室的同仁们清楚地记得,一位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连续32天处于半昏迷状态,一次次突然而至的消化道大出血使患者频频挣扎于死亡的边缘,是贺喜强的不离不弃、坚持、坚守让患者转危为安,其感人事迹曾由病人家属以《执着缔造奇迹》为题投稿刊载于《湘潭日报》;一位湘乡的严重车祸病人全身多处骨折,动脉血压直线下降,生命危在旦夕,贺喜强闻讯后立马亲赴出事当地医院指导抢救,在当地医疗条件不允许留治的情况下,他又专程亲自手捏呼吸气囊护送伤者转入湘潭市中心医院,为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救治时间;同样发生在湘乡某学校的学生踩踏事故,贺喜强第一批冲向事故现场进行救治;见义勇为的女英雄郭丹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贺喜强的抢救;潭邵高速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最早留下了贺喜强及同仁们奋力抢险身影;平均每年48例次的高危孕产妇救治,每一次都是体力与脑力的透支、心血与汗水的付出、责任与爱心的承载……

三十二年风雨行医路,三十二年的砥砺与奉献,无论是“活 (贺)神仙”、“贺孝子”的别称,还是“先进工作者”、“优质服务能手”的荣誉称号,朴实的贺喜强都把它们看得异常的轻淡。他说:他是一个普通又普通的医生,医生的天职决定了他必须以病人的需要为需要,以守护病人的健康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是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妻子说:我们家老贺啊,呆在家里的时间真的很少,就是少有的亲人团聚的时间里,他也常常是捧着一本医学书在沉思;他的同事说:我们贺主任啊,一年365天,只要不出湘潭市,他一准待在科室里,大部分时间穿梭在病人床边。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大爱无痕,方得始终。慈眉善目的贺喜强用三十二年的行动诠释了一位大医精诚的至善风范……

文/刘灿英

上一篇:【照片背后·援疆医生故事】光荣的国旗护旗手

下一篇:【照片背后·援疆医生故事】光荣的国旗护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