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卫计委说了,湘潭这家医院生孩子最安全!

发布日期:2017-07-10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我们的目标是:

党在、政府在,乡亲们,请放心生!

“没床位了。”这可不仅仅是湘潭市中心医院一家面临的“窘境”。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时隔1年半,湘潭生育高峰如期而至,被二孩生育大军“攻陷”的各大医院相继出现“一床难求”现象。

在比肩继踵的二孩生育大军中,以70后、80初女性为主力的二孩“先锋队”尤为引人注目:她们的年龄逼近安全妊娠分娩的阈值,而生育的意愿却更甚年轻一辈,为赶上二孩生育的末班车,她们不得不付出远超常人的妊娠代价,承担更大的生育风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各大医院危重孕产妇数量的持续上升、救治任务的进一步加重和孕产妇死亡控制难度的加剧。

进一步加强危重孕产妇急救管理,提升急救能力和水平,业已成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关注重点。近日,湘潭市卫生计生委将原市、县两级疑难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更改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全市唯一市级救治中心定在湘潭市中心医院,替代原来“多龙治水”略显无序的危重孕产妇救治格局。同时,湘潭市中心医院担任雨湖、岳塘两个市辖区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并与湘潭县人民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韶山市人民医院三个县级救治中心建立急救、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则负责指导县市区加强高危孕妇管理。新的救治体系由卫生计生委主任唐文静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湘潭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担任专家小组组长、该院副院长李绍杰、妇产科主任韩驰担任专家小组副组长。

我们的口号是:

“二孩时代”,JUST TO 生!

“二孩政策放开前的2015年,我们医院分娩总人数为1865人,2016年分娩人数增加到了2388人,同比增长近30%。”湘潭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左建中介绍。而据湘潭市中心医院2017年前5个月的分娩数据显示,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加。刨除政策放开后孕产妇几个月的孕期,这意味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二孩政策的政策效应已彻底释放。

分娩人数的井喷,直接导致的,就是开篇我们所说的床位紧张的“窘况”。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开放,为应对住院分娩量的增长,在湘潭市医卫名家、时任妇产科主任、现任妇产科技术顾问夏姿芳的主持下,湘潭市中心医院大刀阔斧将妇产科分设为妇科、产科两个单元,2015年产科又相继开设产科一区、产科二区,并增设产科床位。现在,该院产科编制床位58张,但实际加床到了65张。“平产病人分娩后48小时,剖宫产病人手术后72小时,无特殊情况则出院,交由妇幼保健专干加强出院后访视。”这是湘潭市中心医院应对举措之一。即便不断缩短住院日,床位使用率提高到了105%,仍不能解决床位紧缺的问题,再增加产科床位成了当务之急。

那在“爆棚”的分娩产妇中有多少是二孩呢?“超过一半!”左建中坦言,“现在的65张床位中,二孩的比例一直是超过50%的。”无论是新生儿数据还是二孩数据,仍然继续维持在高位,各大医院产科无论是床位,还是医生护士,都在超负荷运转。不得不说,湘潭的“独生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二孩时代”已势如破竹地到来了。

我就问:

人到中年生二孩,你怕不怕?

“我隔三差五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都是咨询二孩生育的问题。”说起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咨询热,左建中早已见怪不怪。向她咨询的,有刚生育一胎没多久的85后,但更多的则是在外人眼里已步入“中年”的70后、80初一代。

而伴随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而来的,不仅是出生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有高龄孕产妇人数的增长,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风险的增加,以及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管理救治任务的进一步加重。

几项数据足以佐证上述论断。据湘潭市中心医院产科统计,2015年该院高龄孕产妇为254人,到2016年高龄孕产妇增长到316人,而仅2017年1—3月,高龄孕产妇就有127人,高龄产妇的“飙升”已成既成事实。

高龄也就意味着高风险。“2015年我们接诊危重孕产妇70人,2016年接诊危重孕产妇74人,2017年1—3月份为21人。”湘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韩驰禁不住感叹,“危重孕产妇增加的同时,早产新生儿、高危新生儿也在增加。在湘潭市中心医院,低出生体重新生儿2015年为208人,2016年为241人,上升了16%。尤其是第一胎选择剖腹产的疤痕子宫(即二胎瘢痕子宫)产妇人数增长更加明显,2015年二胎瘢痕子宫人数为380人,2016年为532人,2017年1—3月为162人。”

据韩驰介绍,高龄孕产妇的危险因素包括容易流产、易并发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胎儿畸形率增高、容易并发产时并发症(如难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痫等)。且高龄产妇中选择剖宫产比例较多,产后恢复更难,恢复周期更长,尤其是二胎瘢痕子宫产妇,出现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概率增加,风险更甚。

以湘潭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15日数据为例,当日该院产科共计出生新生儿12人,平产4人,剖宫产8人。这8人中,5人为高龄孕产妇,2人为危重孕产妇,4人为二胎瘢痕子宫。

“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院产科尚未出现过孕产妇死亡案例,我院将尽全力保障每个孕产妇平安生产。”韩驰告诉记者。但不可否认的是,高龄、高危孕产妇病例的增加,必然会加大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各级医疗机构的救治挑战也愈加严峻,构建高效、有序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成立集中、统一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成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妇产科从业人员的共识,势在必行。

你莫怕:

为了母婴安全,我们霸得蛮!

母婴安全是妇女儿童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意见》(国卫妇幼发〔2016〕15号)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1/10万、8.1‰和5.3‰,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62.1%、74.8%和76.8%,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但国家卫计委同时指出,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国生育需求快速增长,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孕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意见》明确“各地要依托产科儿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加快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各级危重救治中心应当按照职责,接收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转诊和救治。省级、市级危重救治中心应当与对口市(地、州)、县(市、区)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技术指导等双向协作关系,确保转诊救治网络覆盖全部助产机构。”

根据这一《意见》,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应运而生,湘潭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国妇产科医生临床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培训基地”、“湘潭市示范性孕妇学校”,被确定为全市唯一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同时担任雨湖、岳塘两个市辖区孕产妇救治中心,其突出的产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被寄予厚望。

▲湘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全体医务人员

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救治“分级转诊”模式初步成型。“如果湘潭县人民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韶山市人民医院三家县级救治中心的孕产妇情况过于严重,当地没有救治能力,他们会第一时间将其转到中心医院,或者中心医院派出专家前往该院开展救治工作。仅这两年,我科夏姿芳主任一人就参与过20多次下级医院的抢救任务。分级转诊模式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危重孕产妇得到救治。”韩驰介绍,在湘潭各县市区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将病人及时、合理转诊到市中心医院,能够帮助挽救更多生命。“为了优化全市的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流程,我们还牵头成立了湘潭市围产专家网络交流群,通过对下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指导、电话沟通、网络平台共同讨论等方式,为及时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开辟绿色通道。”

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专科建设和人才引进上持续发力。仅湘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就有医护人员90人,其中医师28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6人,2017年该院妇产科计划再招聘8名妇产科硕士、博士人才。该院还成立院级危重孕产妇救治小组、新生儿复苏小组、危重疑难孕产妇评审专家小组,开辟妇产科与内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绿色快速救治通道,同时计划在医院统一部署下再增加产科床位。

▲湘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团队

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严格执行孕产期住院分娩信息上报和反馈制度。每月及时将住院分娩信息上报入湖南妇幼信息管理平台,由妇幼保健专家,社区妇幼专干上门访视和健康指导,以保障产妇安全。

多项免费民生工程的也相继落地。湘潭市孕产妇可享受免费孕前优生优育检查,免费的叶酸发放,免费的中期产前筛查,免费的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和阻断治疗,贫困高危孕产妇可按照政策得到相应补助。

上一篇:洪水退,防疫进,湘潭市中心医院培养合格灾后“灭害灵”

下一篇:洪水退,防疫进,湘潭市中心医院培养合格灾后“灭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