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让时间看得见,让生命听得到 ——湘潭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为卒中患者争分夺秒

发布日期:2018-05-22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新流程深入贯彻曾脑卒中,又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以及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据2017年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每年有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人,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任何人都有发生中风的可能,甚至包括儿童。脑卒中已成为致残和死亡的一大杀手,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死残率让人闻风丧胆。

脑卒中就像大脑地震,缺血则引起“交通”、“物流”堵塞,出血则像山洪、泥石流摧残,严重影响大脑构建和神经功能,造成人体系统、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到障碍。常见症状有肢体乏力、头痛、失语、抽搐、意识障碍、突发昏倒等。找出大脑“震中”,快、稳、准地进行治疗,是发生脑卒中后的关键。

当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突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越早溶栓越早获益,因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首要强调的是“快”。湘潭市中心医院从2015年开始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建设,但因旧模式弊端较多,DNT时长为80分钟左右。因此,以曾建平院长为核心的院领导层多次召集脑卒中相关科室商讨脑卒中处置流程,决定于2017年6月21日开始,由曾院长进行顶层流程设计,急诊科主任袁光雄领导的急诊科为主导,医院卒中专家团队培训及质控,整合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检验科、康复科等全院资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处置流程全新启航。

让时间看得见,让生命听得到。2018年2月28日,市中心医院“120”接诊一位突发失语、右侧肢体偏瘫3小时的80岁女性患者,首诊疑为脑卒中,医务人员在救护车上迅速做好FAST评分、建立静脉通路、抽血备用等处置,将患者病历资料传输给院内卒中中心专家,并进行健康宣教后启动院内卒中绿色通道,准备绕行院内急诊科。10点20分到达医院并由院内卒中团队接诊,10点26分入CT室,10点30分头部CT显示未见出血及明显占位,10点34分启动静脉溶栓治疗,1分钟后入导管室行相关血管评估、动脉穿刺造影,于11点48分造影结束找到“震中”病灶——左侧MCA的M1段闭塞。因患者年龄大,血管硬化扭曲明显,与家属商议后未予取栓治疗。12点20分,返回监护室行监护治疗,右侧肢体即有活动,但仍失语。术后至出院,患者接受团队专家组24小时规范的脑卒中诊疗服务。

院长建设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理念,以四个“一切”为目的,即:节约一切时间、简化一切流程、整合一切资源、使用一切开通血管的措施,将急诊溶栓团队主导溶栓、在CT室开始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结合血管内治疗等具体措施逐一落实。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已成为所有首诊怀疑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救治模式。先治疗后交费、办理相关手续医疗组全包干、创新谈话告知方式节省每一分一秒……患者从急诊科到实施静脉溶栓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最快仅6分钟。空降般的抢救速度,不但挽回了众多生命,且后期复发、死残发生率和程度均有效降低或免于发生。

现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这支抢救脑卒中的快速反应团队积极与湘潭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协作,利用远程合作平台指导基层医院就地溶栓,扩大溶栓版图,救治更多脑卒中患者。

上一篇:神了!止痛药都止不住的痛,被这个中药包镇住了

下一篇:“FAST”原则——快速识别判断“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