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挥中心,我们在888省道东往西111公里处接到一成年女性患者,患者头部受伤,现已昏迷。但目前省道出现严重交通拥堵,请求直升机增援,并请湘潭市中心医院内开通创伤绿色通道。”“我们马上联系救援,预计飞机将在10分钟左右到达,绿色通道也已开通。”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一架橘红色的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呼啸着越飞越高,急速朝湘潭市中心医院飞去,接转危重患者……
这是6月27日上午,发生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紧急航空救援启动仪式”上的一幕。湘潭市中心医院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汇通航”)合作,启动了我市首个航空医疗救援项目,为市民开辟了一条空中“生命走廊”。
当天上午,湘潭医卫职院院长廖晓燕,湘潭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星煌,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康军民莅临仪式现场参观指导,金汇通航领导员工以及市中心医院职工50余人及多名媒体朋友共同见证这一意义深远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
启动仪式上,市政协副主席、湘潭市中心医院院长曾建平从金汇通航负责人手中接过“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单位”的牌匾,标志着我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迈上了新的台阶,从原来单一的陆地急救转运升级为陆地+空中的“双保险”,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增添新的“利器”。
航空医疗救援是一种速度快、用时短、专业化程度高的救护手段。欧美发达国家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空中急救体系,并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向广大民众提供。自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以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航空医疗救援,全国多个省市都已经开始布局。相同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面广,航空医疗救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立体救援”考验着医疗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的反映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湘潭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三级甲等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疗完成全市50%的医疗业务量和90%的急救任务。“湘潭市首家空中救援基地落户中心医院,将进一步提高医院院前急救、跨地区转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难医学救援效率,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必将极大提升我市危重病人的抢救速度与水平,有力推动我市航空医疗救援事业迈入新时代。”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主任周湘鸿说。
目前,湘潭市中心医院已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并接受了直升机救援专业化培训。在接到紧急救援任务时,将与金汇通航直升机救援小组共同实施救援,使病人在直升机赶到后就能得到紧急救护。同时,医院将开通直升机救援专属通道,从下飞机、上救护车到医院的每一条走廊甚至电梯,都会为患者设施专人等候,为患者争取每一分钟。
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经中国民航总局批准设立的甲类通用航空公司,公司聚焦于直升机医疗救援事业,致力于成为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专家。目前金汇通航已在全国24个省(含直辖市、自治区)布机并开展救援业务,联合全国600余家医院和120急救中心形成全国化的空中医疗救援网络,成功挽救了逾百条生命。自2016年11月进入湖南市场,已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已完成15例空中紧急救援实例。
此次航空医疗救援演练中展示的直升机,是来自意大利莱奥纳多公司AW-119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AW-119是唯一具备真正紧急医疗服务(EMS)功能的轻型单发直升机,该直升机长约13米,重约2.8吨,最大时速可达到270km/h,荷载5人,包括2名飞行员、2名医护人员、1名病人。机舱内部经过设计师规划,为医疗设备腾出专门位置,同时配电为救援所用供氧系统,内部通讯系统等提供充足的电力供给,此外,舱内配备国际一流且经过适航认证的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注射泵、高压氧气瓶、脊柱板等专业医疗设备,可在转运的同时进行简单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湘潭市卫计委副主任张星煌表示,我市的航空医疗救援事业刚刚起步,航空救援涉及面广、涉及单位多,要广泛学习吸收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成熟的沟通协调和运转机制,通过机制的运转来推动事业的发展。未来,我们要及早谋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全市范围内的航空救援网络,通过成熟的网络来发挥航空救援的优势。
上一篇:全国68强之一!湘潭市中心医院拿下首批认定单位
下一篇:入选专家组起草共识 湘潭市中心医院脑卒中救治经验升格“中国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