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要闻 > 正文

9岁男童搅拌机内险丧命 中心医院床旁血滤解危情

发布日期:2018-07-18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7月6日,家住湘乡的9岁男童曦曦因贪玩不慎卷入搅拌机,被其奶奶发现紧急送入当地医院后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转入湘潭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检查后显示曦曦患有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情况万分危急。

为抢救曦曦,7月8日下午,在SICU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血滤治疗专家团队为曦曦进行了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经10余个小时精心治疗,患儿病情明显改善,为下一步的救治赢得了机会。

CRRT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床旁血液滤过,通过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连续、缓慢清除水及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CRRT 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损的肾脏,近年来更扩展到常见危重疾病的急救,相比传统血透治疗,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副作用少等优点,使其已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

与成人CRRT相比,小儿血管较细,尤其在休克状态下,置入血液透析导管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由于血容量小,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其次,一些小分子物质在血液中的水平下降过快,血脑脊液间产生渗透压差,容易使水分进入颅内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导致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因此,在此次治疗中,利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采用新鲜血浆带血上机,最大限度降低对患儿的损害和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每小时监测生化、血气,以便随时调整CRRT治疗剂量。治疗结束后,仅给患儿部分回血,以免造成容量负荷过重。

但是,由于CRRT治疗时间长,而重症患者多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如何做到既保证体外循环无凝血、又降低患者继发出血的风险呢?目前,小儿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是肝素,但肝素用于全身抗凝时易产生或加重出血、过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根据这一特殊情况,科室采用了国内最新CRRT抗凝方式——枸橼酸抗凝,通过枸橼酸局部抗凝的方式行CRRT治疗。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是仅在体外局部发挥作用而不影响体内凝血系统的抗凝技术,其具有出血并发症少,体外抗凝效果确切,透析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另外,对于危重患者能起到抗炎、抗氧化的协同治疗作用,但该方法操作管理复杂,对机体内坏境影响大,对肝功能要求高,目前尚未普及开展,仅在其它抗凝方法有禁忌时才采用。

早在2013年,湘潭市中心医院SICU就已经开展CRRT。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600余例,而小儿枸橼酸钠抗凝CRRT在湘潭市尚属首例。

上一篇:时光流逝,愿生命不再消逝

下一篇: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记外科党总支二党支部韶山医院义诊讲学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