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
——海明威在《战地钟声》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里,我们的白衣战士人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这句话。今天的故事,从湘潭市中心医院EICU副护士长苏洪浪说起。

▲苏洪浪(左二)正在参与救治讨
她是一个敢战斗的逆行者
刚脱下防护服的苏洪浪,赶紧换上了一套干爽的衣服,脱下的衣服早已浸透她的汗水,阳光透过她的侧脸向她问好。又是一天过去了,她翻翻手机,上面是丈夫和女儿的来电,她的丈夫在长沙工作,女儿的生活学习基本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疫情汹汹来袭的那会儿,她得知收治新冠患者的湘潭市中心医院公卫中心急需支援,便毫不犹豫的报名,交接好手头的工作,安顿好9岁的女儿,立即赶赴抗疫一线,当天便参与制定各班次的流程、制度和职责。
她是一个能霸蛮的逆行者
医院防护物资紧缺的那会儿,为了节约防护服,苏洪浪每次进了负压病房,总是“舍不得”出来,能多待一会就多待一会。一次夜班时,苏洪浪一直忙着给患者监测病情,换药,采血,穿刺,翻身,吸痰,记录……抬头才发现隔离窗外又升起了一天的朝阳,汗水早已浸湿她的衣服,后背一阵冰凉,身体有些摇晃,满头大汗,视物模糊,赶忙靠着床边蹲在地上,坚持不住的她摸到工作手机,给隔离病房外的同事发了语音:“我需要替换了”,然后蜷缩在床旁休息了一小会儿。待到症状稍微缓解,一想到要多更换掉一件防护服,她又赶紧撤回刚才的语音,继续坚守着……
病房里有一位患者病情危重,在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然只有百分之九十,需每日进行12小时俯卧位通气以改善患者的氧合。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呼吸都是奢侈,要将全身插满各种管道、体重80多公斤的患者进行俯卧位,难度系数可想而知,衣服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而她每次都会指导大家协助医生一起给这名患者进行俯卧位翻身,经过大家的精心护理,这名患者顺利地脱离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危为安,于2月25日康复出院。
她是一个有柔情的逆行者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叔叔。由于CT结果报告显示患者肺部情况急剧加重,院方立即下令将患者转入负压病房密切监测病情并随时做好气管插管及抢救的准备。“那个叔叔,自己感觉只是轻微的咳嗽和发烧不愿意转重症病房,同事们的几番劝说无果。平时的例行巡房中,我们知道跟他同一病房的是他80岁的老母亲,他不愿意转入重症病房肯定有这一部分原因。”苏洪浪跟记者这样说起。随后苏洪浪拿起呼叫器“叔叔,您在听吗?我是苏护士,现在跟您说呀,您的病情比您现在表现的要严重,大家都为您担忧,您母亲的生活,治疗我们都会密切关注的,您只有康复了才能更好的照顾您母亲……在负压病房不是将您关起来,您也不是孤军奋战,我们医护人员24小时都在守护您”这一番完全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发的劝说,让他最终解除顾虑欣然接受治疗。
湘潭公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公卫中心的4楼是由湘潭市中心医院各个科室抽调的人员临时组建的一支护理战队,每2周进行人员轮换,苏洪浪做事积极主动,并主动担负起这支队伍的入科培训、抢救仪器设备的培训、患者安全管理,病历质控、标本转运流程制作等各项工作。苏洪浪还是一个特别热心又有爱心的人,重症病房的特护每一个班都不在饭点下班,她总会贴心地给大家提前准备好饭菜,微信群里看到大家有任何工作上的疑问或生活上的困难她总是第一个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