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神经外科成立了以科主任曾群为首的科志编撰小组,由我和科室行政助理杨飏具体负责神经外科的科志编写。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心里有点紧张,因为院志十年才修一次,是医院的一件大事。知道我的担心后,曾主任说道:“修志就像修史一样,贵在真实,编撰时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需把科室这十年的发展变化如实记录即可。” 明确“求真、求实”这个本质后,我从查阅科室满柜子的存档资料开始着手。按照院志编撰的要求,先把科室医疗、科研、教学、学术交流、获得荣誉等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逐一进行核实。

科室十年来重要的人事任免和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一一核对:科室个人获得的荣誉都要查看奖状或证书;科室专家的学术职务均按照聘书上的职务和任职年限进行编写;每年科室的医疗工作统计表到病案室进行考证……众所周知,临床科室院志编写的核心部分是医疗工作,也是最棘手的部分。 这十年来,我亲身经历神经外科由一个病区发展为两个病区,病床由56张增加到90张,年手术量由343台增长至1045台,由肉眼神经外科大步走向显微神经外科和内镜神经外科。 这十年来,神经外科在曾群主任带领下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新手术,成功为广大病友解除病痛。时过境迁,如何将这些技术梳理总结是一个难题。但好在,我们科室这些年来有一项良好的工作制度——每月坚持病例汇报。每位医生都会把上个月做的手术用PPT的形式进行总结,资料在科室存档。 我和杨飏找出这部分资料,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手术病例。这些手术有的在电视、报纸或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有相关报道:有的是湘潭市科技局和湘潭市医学会的科研获奖项目,有的则是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获奖项目。 最终,我们总结出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荧光血管造影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前颞叶切除治疗难治性癫痫、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术等十余项重大手术,如实地反映神经外科的发展和进步。 在编写院志的过程中,院志办的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是认真。每次上交的稿件彭秋香主任和彭文桂老师都会逐字逐句地进行审核,每项数据均仔细核对,个别使用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也进行了修改。 在院志办的帮助下,在科室同仁的大力协作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神经外科院志的编写工作。对我而言,参与编纂院志的工作,也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文字|江辉
编辑|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