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傍晚18:45,湘潭市中心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儿科门急诊接诊了一位因误服30粒氯氮平药物导致中毒的患儿。
患儿小童今年12岁,入院时,她精神萎靡,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接诊的儿科主治医师马上为患儿采取洗胃、补液等急救措施。同时,联系PICU做好抢救准备。据了解,氯氮平是一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误服量是正常用量的30倍,误服时间已超过15小时。
19点30分,小童到达PICU准备开始抢救。医生刘湘平查看完患儿后,继续予以洗胃、补液促进药物排泄、吸氧、保护脏器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护士夏佳为患儿进行心电监护、建立两组静脉通道、监测血压、血糖等相关治疗护理。
儿科副主任裴少坤在得知小童的病情后,也立即赶到病房参与抢救。这时,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心率快,有流延,陷入浅昏迷,压眶无反应,需立即行血液灌流治疗。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废物等,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是清除血液中毒物的有效措施,常用于药物过量和毒物中毒。传统的治疗中毒的方法是静脉注射药物,但药物需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这期间要流经肝脏肾等内脏器官,毒素会沉淀累积,不可避免地给身体带来二次损伤。而血液灌流直接净化血液,不经过身体代谢,可保护肾脏、维持生命。通过一次或多次的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血液中大部分毒物,减少毒物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有利于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儿科副主任余理和副主任医师甘拓域为小童成功施行了深静脉置管术,护士为其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

一切准备就绪后,小童在5日凌晨零点15分开始了血液灌流治疗。鲜红色血液从静脉引出后流入灌流器,再输回小童体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2点20分,在第一次血液灌流还未结束前,小童慢慢苏醒了过来。

目前,患儿病情稳定,已脱离危险,并能自主进食。
文字 |曾玉叶、甘拓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