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科室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党建业务深融合 高龄骨折获攻坚

发布日期:2025-09-26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病房内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此温情开展。外科第三党支部将组织生活"搬"进临床一线,围绕一例91岁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危重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此类骨折因高龄患者卧床后易引发致命并发症,被业界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诊疗难度与风险堪称骨科领域的“硬骨头”。外科总党支部书记王波兰、外科第三党支部书记兼骨一科主任刘忠带领党员医务工作者全程参与,以党建为引领破解临床困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 战略要求,让基层医疗服务的“民生温度”与党建引领的“红色力度”同频共振。

聚焦“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让主题党日成为生命守护的 “红色阵地”。

“今天我们把主题党日的课堂设在病房,就是要让党建工作与临床业务实现真融合、深融合。”活动伊始,外科片王波兰书记便开宗明义点明此次活动的核心。她指出:”股骨转子间骨折虽属临床常见病,但在高龄、多基础病患者身上,却成为了考验医者初心的“试金石”,党员团队围绕适应症把握、手术方案优化、快速康复实施等关键环节开展靶向研讨。”

针对诊疗与传承双重需求,王波兰还指出:“此次活动过后,要将汇总形成的诊疗共识,转化为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可推广、可示范临床方案,既要让老年患者在‘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中获得最优救治,也要把实战案例转化为医学生培养的鲜活教材,让党建引领下的临床经验成为人才成长的‘养分’。”

王波兰既为此次活动定下“党建促临床、临床护生命”的基调,也让在场党员清晰认识到:基层党支部的每一次病例研讨,都是守护老年群体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微观实践”。

结合“高龄骨折诊疗痛点”,以务实建议推动党建与临床“双向赋能”

"这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病例,需要我们在手术获益与风险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周密的围术期管理,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刘忠说道。随后,党员医护专家们各抒己见,将此次疑难病例讨论和MDT多学科会诊深度结合,“提前梳理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基础指标,明确手术禁忌与风险控制点,让协作更高效”“加强围术期加速康复理念的贯彻落实,强化护理安全管理”“针对高龄患者术后易出现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从术前宣教到术后护理全流程细化标准,让患者在“安全” 与 “高效” 中实现康复,降低“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不良预后风险”...一条条紧扣患者病情,将循证医学与临床经验深度融合的“最优诊疗”建议,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了高潮。在激烈的讨论过中,外科三党支部组织委员向平更是感慨:"这种将疑难病例讨论与多学科会诊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党员带头攻坚作用,又能切实提升诊疗水平。"

固化经验成果,基层党建实践滋养“健康中国根基”

经过多轮深入研讨,各学科党员围绕“患者安全度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目标协同发力,最终形成覆盖“术前评估 - 术中操作 - 术后监护 - 康复训练”的全流程诊疗方案。这种“党建搭台、业务唱戏” 的协作模式,不仅成功破解了 91 岁高龄患者的诊疗难题,更为基层医疗机构应对同类高风险病例提供了宝贵范本。正如王波兰在总结时所言:“此次活动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未来我们要将这种模式常态化,让主题党日真正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培育青年医师的重要平台。”

据刘忠介绍,团队将把此次讨论形成的共识系统梳理,转化为科室标准化诊疗流程,从麻醉风险防控到基础病协同管理,从手术技术规范到康复计划制定,均形成可复制的操作指引。

在活动尾声,湘潭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唐新桥也指出:“高龄多基础病患者诊疗是临床难点,更需要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通过多学科协作啃下‘硬骨头’。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医疗发展,外科三党支部此次主题党日创新,正是‘党建 + 业务’融合的典型实践。希望各支部能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诊疗一线、开到患者需要的地方,既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又锤炼党员队伍,让党建成果真正惠及患者、助力学科成长。”

从一个病例的精准救治,到一套方案的系统形成,外科三党支部这场特色党日活动既为患者带来了生命希望,更探索出党建引领临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让健康中国建设的基层根基在实践中不断夯实。

文/谭凯文、王杨洋